一、科室状况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始建于1971年,当时刘远参加了全省第一界骨科进修班,在本院开展了骨科工作。1979年外科创立骨科专业,刘明远任副主任,主管骨科专业,当时设病床29张,医护人员11人,医生有刘明远、郭调良、孟梅生、郭符德等,陆瑶瑶任护士长。1984年骨科正式成立,刘明远任主任,郭调良任副主任,王耀珍任护士长;医生有孟梅生、王德林、姜振国、雷修义、牛连信、郭符德;护士有郭江兰、苏秋芳、崔巧凤、邢艳秋、王根平、张小丽、张燕玲、郑梦梅。床位29张,医护人员15人。
1989年,牛连信、郭调良任骨科副主任。牛连信主持工作。
1991年,刘明远任骨科主任,郭调良、姜振国任副主任,床位增至39张。
1995年10月,骨科分为骨一科和骨二科。骨一科由郭调良任主任、牛连信任副主任、范爱玲任护士长;医生有尤振海、闫国富、刘江文、郝春波等。骨二科由姜振国任主任,王德林任副主任,苏秋芳任护士长;医生有郝跃峰、张瑞、郝玉泰、张元江等。
1998年骨一、二科合并,分为脊柱、关节、创伤、手外四个专业组,两个护理单元,姜振国任主任,尤振海、闫国富任副主任,苏秋芳、王贵平分别任护士长;郝跃峰为脊柱组组长,成员有王恒龙、赵红涛;尤振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海为关节组组长,成员有郝玉泰、李军;张瑞任创伤组组长,成员有刘江文、胡德亚;闫国富任手外组组长,成员有张元江、郝春波;床位增至70张。
2007年1月骨科搬迁入新住院楼,分为四个专业组,分别为脊柱、关节、矫形、显微外科,姜振国任骨科主任,王恒龙、尤振海、闫国富、梁志刚任副主任,分别担任专业组组长,2007年6月成立关节镜组,李军任组长开展工作;分为两个护理单元,由苏秋芳任、冀爱萍任护士长,床位增至76张。医护人员4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9人。
二、医疗业务
骨科成立之初,医务人员克服设备简陋、经费缺少的困难,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到1973年骨科已相继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创伤、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桡骨骨折桡神经断裂修复术、肌腱转移等精细手术、针麻下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融合术等工作,业务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骨科发展到今天,走过三十八载,历届科主任苦心经营,骨科医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姜振国主任主持工作后力主走专业化道路,以科技为先导,在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骨科业务蓬勃发展,学科建设日益完善,在新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脊柱方面:开展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开窗、半椎板、全椎板髓核摘除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切吸术、化学融核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术,颈椎弓根内固定术。开展了椎管肿瘤切除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脊柱肿瘤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入+植骨+内固定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治疗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界面)融合+内固定术,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单开门、双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骨折脱位侧块、椎弓根、关节突间内固定术,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内固定,齿状突骨折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枕颈融合术,先天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退变性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成人脊柱侧弯前后路一期联合矫形术,骶骨肿瘤切除术、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加骨盆稳定性重建术,脊柱转移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CT引导下脊柱转移癌经皮骨水泥注射治疗。2004年,骨科开展了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填补了我省的空白,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
关节方面:开展了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关节囊紧缩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臼三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加压螺纹钉、多枚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等工作。
创伤矫形方面:开展了四肢骨折带锁髓内钉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股骨下段骨折倒打钉切开复位内固定,锁骨空心钉、记忆合金环、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髌骨空心钉、髌骨爪切开复位内固定,跟骨粉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跟骨成形术,复杂的骨盆骨折重建钢板、钉棒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股骨头坏死的骨盆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肩胛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术,DHS、伽玛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粗隆下骨折,开放植骨治疗骨髓炎合并骨不连等工作。
显微手外方面:开展了超长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肘关节功能、手部功能重建术,腓骨游离移植治疗桡骨肿瘤、肩袖损伤、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末节断指再植、断肢(指,趾)再植、趾指再造、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臂丛神经撕脱膈神经代肌皮神经重建肘关节功能、跟骨再造等工作。
关节镜方面:2007年,骨科成立关节镜组,开展了关节镜下膝关节探查术,游离体取出术,骨关节炎关节腔清理术,关节滑膜切除术,侧副韧带、交叉韧带修复术,关节镜下倒打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等工作。
在骨科全体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骨科全部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要求的普通及重点专科的手术项目和治疗项目,达到山西省骨科领先水平。(附历年业务统计表)
三、临床教学
2000年我科成立临床教研组,负责大外科骨科部分教学及临床实习、见习任务,闫国富任教研组组长,尤振海、胡德亚任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教学老师。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讲师15名。2000年至今,我科已带教山西医科大学及其他医学院校学生1000余名,培训乡镇卫生医疗人员300余名。
2004年起,我科逐步完善临床带教老师档案,制定详细的临床带教计划,根据各大院校及医院要求完善了我科得临床多媒体教学任务并配有电子教学档案。
我科教研组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教研组”,尤振海、胡德亚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代课老师”。历年来培养我科得学生全部工作于各级基层及乡镇医院,为社会培养了多名优秀的临床骨科医务工作者。
四、临床科研与学术交流
在拓展业务的同时,骨科学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科研工作,其中,《显微外科手术在临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椎弓根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经前路脊柱重建》获科技进步三等奖;《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热汽化治疗软组织损伤》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腰椎间盘突出的回顾与展望》在中美创伤杂志上发表;《腰椎骨折治疗进展》获美国创伤博士杯金杯奖;2000年5月姜振国应邀到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讲学,进一步推广椎弓根综合定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获中美国际科学院博士学位。
历年来,骨科医务人员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10篇,中华级论文23篇。(附历年论文发表一览表)
五、人才培养
1971年,刘明远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骨科进修班;1973年,刘明远在天津医院进修一年;1979年,郭调良、牛连信分别在天津、石家庄进修骨科专业;1979年,郭调良在青岛、广州进修显微外科;1986—1998年,姜振国、尤振海、闫国富、郝跃峰、张瑞、郝玉泰分别赴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六院、深圳、天津进修一年;2001—2005年,郝春波、张元江、胡德亚、李军、张澍分别赴北京积水潭医院、青岛401医院、北医三院、苏州大学附一院、北京朝阳医院进修一年。
六、其他
(一)援外医疗 1991—1993年、2007—2009年,骨科郭调良、张元江参加援外医疗队赴多哥工作,在多哥开展了断指再植、人工股骨头置换、骨延长、先天性髌骨脱位及其它先天畸形、儿瘫、脑瘫矫形、脊柱结核、髋关节骨折等复杂手术,受到多哥国家报纸及我国卫生部“援外通讯”的报导、表扬,为我国援外工作争得了荣誉。
(二)特殊贡献 2003年,我国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 4月22日晋中市成立“非典”医院,骨科医师胡德亚、王志刚、郝春波,护士李艳、桑锦玲、霍欣黎、王晓玲、侯秀芬、王华平进入一线参加医疗救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特大地震,5月17日,骨科王恒龙、武慧英随晋中市医疗组前往四川省平武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5月底,我院成立“爱心病区”,收治地震伤员32人,骨科闫国富副主任主持病区工作,刘晋琳参加了病区医疗救治工作。
七、购置设备
本科拥有国际最先进的德国鲁道夫关节镜、椎间镜各1台,“C”型臂计算机X光机1台,意大利300毫安移动X光机1台,计算机控制三维正脊仪1台,多普勒超声仪2台,中药热汽化治疗仪2台,骨创治疗仪2台,微波治疗仪2台,下肢静脉泵2台等。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4月17日
星期四
4月18日
星期五
4月19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19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17日
星期四
4月18日
星期五
4月19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17日
星期四
4月18日
星期五
4月19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